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生产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生产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燃料电池堆的原理?
燃料电池堆是一种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它由多层不同材料制成的电极片组成,电极片之间通过导电材料连接。当通入燃料和氧化剂时,电极片上的燃料会与氧化剂发生反应,产生电能和二氧化碳等副产物。该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于发电或驱动燃料电池堆的蠕动。燃料电池堆的优点包括高效、清洁、紧凑等。
燃料电池堆是一种将燃料和氧气转化成电能的设备。在燃料电池堆中,燃料和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被转化成水和电能。
燃料电池堆的核心是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单元,其中电解质隔离了阳极和阴极,但允许离子传输。
燃料(如氢气)在阳极上被氧化成离子和电子,并在电解质中通过离子传输到阴极,电子则通过外部电路流回阴极,产生电能。燃料电池堆具有高效、清洁、低噪音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
1 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燃料和氧气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
2 燃料电池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如氢气、甲醇等)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子和正离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产生电流,正离子通过电解质膜传递到阴极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最终生成水和热能。
3 燃料电池堆具有高效能转换、零排放、环保等优点,可以作为替代传统燃料的一种清洁能源。
也可以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实现零排放的能源转换。
答:燃料电池堆的原理就是把一个个燃料电池燃集结成堆来发电。而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
氢能车技术被日本领先,竟然进入了“量产阶段”,我们慢吗?
氢燃料汽车以日本等无核国家发起,量产并不是近期才实现,国内也早已实现了量产,然而这种车必然不会得到市场认可。
氢燃料汽车的基础是电动汽车,本质是在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加入一组“氢燃料电池发电堆”,燃料电池用来发电、动力电池用以驱动,这种车型的精准划分应该是【REEV增程式电动汽车】,这种车绝对不会普及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制造成本,氢燃料电池堆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铂(俗称白金),一个低功率发电组的制造成本会超过RMB三万元,一台稍微有性能的车得要2~3个组;按照平均2个组的7万元成本计算,用以制造发电电池组的成本为什么不拿去直接造动力电池呢?7万元足够增加50kwh左右的容量,原车动力电池***设为50kwh,增加后共计100kwh,纯电续航里程总能超过500接近600公里,有什么必要去加氢而不直接充电呢?
2、使用成本,氢燃料电池需要氢与氧气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反应形成电流(发电),氧气可以从空气中获取(比例20.9%),但氢气无法自然获取;制造氢可以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常规能源,但使用这种能源则完全不环保,而且不如直接消耗这些能源驱动汽车;除常规能源制氢以外只有电解水制氢,但通过这一方式制氢需要约60kwh的电才能反应出一公斤的氢,而一公斤氢在燃料电池汽车上只能行驶几十公里,而60kwh的电直接充入电动汽车可以行驶数百公里,为什么要选择氢燃料汽车?
制氢成本足够高所以氢燃料的价格也很高,一公斤成本超过了60元,用车成本比大排量的燃油车还高;而电动汽车使用专用表充电一公斤只是几分钱成本,差距如此之大氢燃料汽车还有吸引力吗?
3、车辆安全,液态氢的能量密度是等量TNT的几十倍,如果在事故中氢罐泄露并达到引爆条件,其“杀伤半径”的在500米左右;韩国某汽车工厂试制氢燃料汽车的厂方中出现过一例燃料汽车爆炸,在有保护的前提下破坏半径也达到了500米左右,如果在空旷的道路上后果会如何?
而且这还是普通代步车,如果是氢燃料运输车或者加氢站出现问题,爆炸后也许能炸出一个人工湖。
制造成本高等于购车成本高,用车成本高至少得有高品质才能体现物有所值,而这种车有没有体现价值的亮点;在加上不够安全的致命缺点,所以氢燃料汽车在日本本土推广五年后销量不过3000余台,而数百座加氢站每个站点都需要日均2000台左右才能不亏损,所以日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宣告失败。
所以汽车氢能协会的龙野广道才会放出在其本土不能推广,想要以中国汽车市场逆袭的可笑言论,日本大力推广氢燃料只是因为储备了过多的铂,通过氢燃料汽车才能有效消耗,这才是其根本目的;至于国内目前氢能汽车保有量比日本只会更少,加氢站30余座投入使用的也是试验性质,这种车只是在特殊的阶段以补贴为目标,但是在后补贴时期这种车最终一定会消失。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生产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生产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