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百万生产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百万生产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现在实现了多少了?
富士康当时有1万个机器人,它***2012年增加到30万个,三年内增至100万个。然后到了2012年,机器人实际上只增加到1.5万,远远滞后于***。 现在,郭台铭在周三的股东大会上透露,到2013年年中富士康现有机器人2万。换句话说,过去两年每年只增加5000台,100万的***看起来遥遥无期,但郭总表示机器人最终将会取代工人,而人类工人最终将转变为技师和工程师。
感谢邀请!
富士康提出所谓百万机器人***,顶多就是一种期望罢了,由于所作的流程工艺调整太快,大力更换及其人不现实现在所用的机器人都是已经淘沐的机器人,以及自已研发生产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于老旧,故障的效率低,生产线还是以人工为主远没有实现自动化生产,只有工艺简单的工序实行自动化生产,
从目前来看存在以下原因
1.大批更换机器人成本高
3.部份制程工艺复杂必须人工操作
伴随着代工业务的高速发展,富士康遇到时下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用工难、用工荒所导致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特别在沿海地区。而解决劳工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提高自动化程度,让机器人代替人工。
为此,郭台铭早在2011年就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在5到 10年内完成首批自动化的工厂,这就是所谓的“百万机器人***”。
但是,富士康推进机器人的进展并不像之前郭台铭预计的那样顺利。富士康研发的机器人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机器人的不稳定、精确度乏善可陈,很多复杂的工序,如擦亮iPhone的金属外壳,仍需要人工操作。
富士康现在的自动化已经做到什么程度?
第一个阶段,是工站自动化,可以理解为“点”。这不是要把人大批地换掉,而是用机器人去代替人,去做人们不愿意做、没有趣味的工作,或是危险的工作,比如车床加工和打磨,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所以,最先开始做的是打磨机器人,开发出来后,逐渐替代了人工,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第二阶段,是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我们可以理解为“线”。优化生产线后,可以减少机器人的使用量。
第三阶段是整场自动化,可称之为“面”,在生产、物流、检测等全程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现在,虽然国内一些地方已开始使用智能机器人,但大部分地方还没做到整场自动化。富士康已经在往这个方向转,包括在成都的工厂。现在,深圳和郑州工厂正在推进自动化,正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
富士康位于成都、深圳和郑州的工厂已经达到第二、三阶段。富士康已经拥有10条熄灯生产线(完全自动化生产线),截止目前,富士康已经部署了逾4万台由公司内部研发和生产的“Foxbot”工业机器人。富士康已经具备每年生产约1万台Foxbot机器人的能力。
多年来,富士康一直在缓慢且稳步地实现生产自动化,***2020年让中国工厂自动化率达到30%。
从长远来看,机器人比人力成本更低。不过,初期投资可能会很高,因为研发可以完成各种任务的机器人成本很高,耗时很长,难度也很大。目前,中国的人类劳动力成本要远低于机器人。但面对未来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富士康必须过渡到完全自动化,才能一直保持竞争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百万生产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百万生产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