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反应釜内部表面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反应釜内部表面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教一下3000L的反应釜的外表面积是多少?谢谢?
设定反应釜为一个球,3000升即3立方,求半径,4/3πr³=3,r等于0.9m,表面积公式s=4πr²=4✖️3.14✖️0.81=10.2平方米,所以表面积约10.2平方米
要计算3000L的反应釜的外表面积,需要知道反应釜的几何形状。一般来说,反应釜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球形、锥形等。不同形状的反应釜计算表面积的方法也不同。
***设3000L的反应釜是圆柱形,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外表面积:
表面积 = 2πrH + πr²
其中,r为圆柱的底面半径,H为圆柱的高度。
如果反应釜是其他形状,需要提供更详细的几何参数才能进行计算。
请提供反应釜的具体几何形状参数,我可以帮您进行计算。
1g/l聚乙烯醇怎么配制?
针对所用聚乙烯醇型号,配液稍有区别 颗粒状(如2699)和絮状(如1799)由于表面积较小,溶胀溶解较慢,需要加热,无特定温度,80度或90度无所谓,只是80度所需时间稍微长点儿,90稍短点儿而已,以溶液中无固体形溶胀物为准(30min-2h) 粉体 除了有型号外,还有颗粒大小的差别,如1788(120目)可以在室温而下溶解,但是要注意添加方式,在搅拌情况下加入可以避免结块。另剧烈搅拌会产生大了泡沫,必要时需加一些消泡剂。(20min-60min加热可加速溶解) 10%含量较高,对各型号聚乙烯醇来讲,粘度都比较高。在较低温度下甚至是鼻涕状。不过稀释搅拌可以溶解。
聚乙烯醇:10~12公斤;自来水:100~150公斤;丙烯酰胺:10~12公斤过硫酸胺(引发剂):22~80克;甲醛0.5公斤生产工艺:
1.在反应釜中加入水100~150公斤,升温,当温度达到55℃左右时启动搅拌机并加入聚乙烯醇10~12公斤,继续升温,当温度达到98℃左右时停止升温,保温搅拌直到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加入甲醛0.5公斤并搅拌均匀。
2.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丙烯酰胺10~12公斤( 10~12公斤丙烯酰胺请先用40公斤水化开),搅拌均匀3.调整温度到62~70℃时,慢慢地边搅拌边加入引发剂过硫酸胺22~80克(22~80克过硫酸胺请先用400~480克水溶解),搅拌均匀。
各位硅铝酸镁一般用来干什么?怎么合成?
硅铝酸镁一般用来干什么?硅铝酸镁是一种比表面积非常大,微孔体系非常发达的物质,可以作为吸附剂,吸收剂(能够吸收三倍质量的液体),防潮剂等。
另外,它是良好的乳液稳定剂、悬浮剂,膏霜、乳液、洗发膏、***用品的黏度改良剂和增稠剂等等。
怎么合成?将硅酸钠、硫酸铝、食品级氧化镁、铝酸钠及氢氧化钠等原料制成高浓度水溶液,按先后顺序、适当比例加入到反应釜中,边冷却边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压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反应釜内部表面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反应釜内部表面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