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反应釜投料为何会着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反应釜投料为何会着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反应釜电加热导热油炉危险吗?
不危险,导热油中含有阻燃剂,不会起火。用导热油炉比直接用电加热反应釜提温速度快。以5000升反应釜为例,电加热反应釜的电加热功率为108千瓦,用导热油炉可以做到720千瓦或更高,如果变压器功率不够,还可以考虑燃气导热油炉。
核动力战舰被摧毁后,会造成核污染吗?
不知道联合国海洋公约里面有没有关于战争核污染和扩散的约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战争核泄漏是人类不可控的问题,只要战争级别上升到核武器或核武器因素的层面,所有的组织机构和行为都将失效,随之带来的是人类无法面对的负效应,核材料的物理属性远远超出我们人类所受影响的生存极限,核辐射的存在就像太阳月亮的存在一直持续下去。
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核辐射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很难逆转的,不同核材料的半衰期各不相同,理论上短期的几十年长期的几百几千年甚至更长。 核泄漏就意味着核辐射的产生,***设核潜艇或核航母因战争被敌方击沉了造成了核泄漏事故,那么所产生的核辐射对周边环境能造成哪些影响和危害呢?相对人类来说,少量的辐射量不超过100毫西弗是安全的范围,超过100人体的白细胞就会慢慢减少身体免疫力开始下降,达到1000时就会出现外在的如脱发、呕吐、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超过2000时骨髓骨密度遭受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极度减少或内出血等症状,这些是长时间处在辐射环境下产生的影响。如果短期内在辐射量大于4000的时候可直接死亡。就算是低量辐射在长期的作用下,人类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等都会受到影响。
对于其它生物来说,同样遭受不可逆转的影响和危害。轻则改变生物的遗传基因和体型外貌,重则致使死亡或造成大量生物绝种或泛滥成灾,撕裂生物食物链造成断链或空缺,引发环境走向恶劣间接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陆地核泄漏可以***取围堵疏远的办法,在可控的范围内生活就不会造成危害。海洋核泄漏那才是真正的大灾难,真正的不可控不可逆转的问题。海水洋流世界范围内流动,一部分海洋生物也会随着海水洋流时刻的迁徙,我们无法预测它们的行踪轨迹,有一天无声无息的进入了我们的肠道,我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得了那种病就可能稀里糊涂的进了棺材。
图为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冷战时期,地球上不止一次差点发生过核战争,许多人都是谈核色变。冷战时期不仅仅是核潜艇,还有巡洋舰以及核动力航母等等都装备了核动力系统。最典型的就是苏联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很多人好奇,这类船只一旦被击毁,会造成核泄漏么?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特别担心,我们平时看到的核反应堆一般体积都特别巨大,其实真正的核反应堆堆芯还是比较小的,剩下的就是防护装置了。核反应堆本身就是高压装备,因此其设备外壳结构极为坚固。
我们平时说的核污染,通常都是指:核反应堆出现故障(比如堆芯融化),放射性物质(包括核原料和反应产物,即核废料)外泄而导致的。所以,如果如果核动力战舰在战争中被摧毁,会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核污染主要就是看上面的核反应堆有没有遭到破坏,放射性物质有没有外泄,而在目前的军用舰艇中,使用了核动力的主要就是核航母和潜艇,其中核动力航母被击毁沉没的情况还没有发生过,但是核潜艇因为意外事故而沉没的事故历史中则是发生过不少。
▲堆芯融化
举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大家都应该听过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这次特大核潜艇事故发生在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旗下的这艘核潜艇当时正在巴伦支海海域参加军事演习,在演习过程中由于潜艇上的鱼雷燃料(主要成分有过氧化氢)出现泄漏而引发大火,火势蔓延到了整个鱼雷舱,使里面的鱼雷出现了殉爆,最终导致了潜艇沉没,艇上119名乘员全部遇难。不过,虽然这次的核潜艇事故很严重,但是除了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之外,并没有对附近的海域造成污染,也就是并没有出现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情况,在潜艇沉没的8天后,负责打捞和调查事故原因的潜水员就能够正常下潜工作了。
▲打捞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残骸
其实现代化核动力舰艇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它们都是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来保证核反应堆正常运行的,即使是在战争中遭到了打击,核反应堆也有一定的“自救”手段,即:核反应堆在事故中能够主动关闭,以避免出现堆芯融化等容易造成严重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风险。就比如上面提到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它用来装载2个核反应堆的第五隔间相对来说有着更加牢固、厚实的外壳,在水中的抗压性能基本上可以跟潜艇本身的耐压壳持平,最大可以承受1000米深处水压的巨大压力,除此之外,主要反应容器拥有13厘米厚的钢质外壳,且是弹性安装,所以,其防御抗损能力和缓冲能力很强,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爆炸冲击。
▲核反应堆堆芯
所以,即使“库尔斯克号”潜艇是由于鱼雷在内部殉爆而沉没的,但是反应堆所在的第五隔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并且在事故发生后自动关闭了反应堆堆芯(条状的控制棒可以控制反应堆反应速率的快慢,如果反应堆出现故障,那么可以通过插入足够多的控制棒,来使反应堆在短时间内停止工作,防止出现更大的事故),避免了堆芯融化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因此,现代的核动力舰艇,不管是核动力航母还是核潜艇,都是有完善的措施来保证核安全的,除了文中提到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之外,这里再举几个历史上发生过的核潜艇事故:
1、1963年4月,世界上的第一艘核动力舰艇,美国海军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科德角海域附近失事沉没。
2、1967年,英国***海军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由于舱内进水沉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反应釜投料为何会着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反应釜投料为何会着火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