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个口罩生产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一个口罩生产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碧桂园、美的等企业“跨界”组建口罩生产线?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疫情进入平稳期,全国各行各业逐渐开始复工,人们走出家门,口罩需求量迎来了增长高峰。碧桂园作为投身机器人产业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借助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专攻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博方众济公司,建立口罩生产线,缓解口罩供给压力,在持续不断地驰援湖北抗疫一线过程中增加了有力的武器。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碧桂园作为拥有近20万员工的大企业,在逐渐复工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自己的员工是否有口罩可用的问题,面对紧缺的***,手握利器的碧桂园拍板决定自己生产口罩。
家底厚,底气足,碧桂园的这个决定看似有点不着边际,但是了解其机器人产业布局后就会知道这个决定做的并不难。博智林公司人才济济,资金充足,成立一年多就提交了1300多项专利,建立个口罩生产线不是什么难事儿。
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防护物资是国民的盔甲,特别是口罩已成为全国人民每日必备用品。供给紧张的情况下,碧桂园、美的两家企业能够“跨界”生产口罩,算得上是有的放矢的明智之举。
其实作为房企,碧桂园“跨界”造口罩难度更大,尽管涉足医疗机器人研发,但对于承接了生产口罩任务的博方众济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但是据悉,碧桂园从谋划项目到首批口罩下线,企业的“跨界”之举只用了25天。企业介绍称,在2月10日,碧桂园研究决定投资医用口罩生产线。当天下午,碧桂园控股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众济正式肩负起碧桂园投资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的重要任务。
由此可见碧桂园的生产口罩的决心和高度的执行力。
在口罩紧缺、甚至出现***冒伪劣口罩在市场上横行的时候,这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都会站出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并非内心想为社会分担就可以去做,毕竟是有条件的。其实除了春节期间的市民对口罩的需求外,接下来的复工复产,zf单位肯定会要求企业有防疫物资才允许复工,所以这些企业也算是高瞻远瞩吧。
首先碧桂园有别于其他房地产企业的地方是它是全产业链,子公司众多,合作公司更是,那么为了员工、合作伙伴、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安全,口罩的需求缺口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那他有什么条件呢?还真有,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旗下博方众济公司是个搞健康的,听说购买生产线联系原材料的时候还是很艰难的,但他们都克服了。3月5日,生产线终于调试顺利,原材料的***购也基本到位,凤厂牌口罩首批10000个“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日产量可达40万个;
到现在,已经超过3000家企业,硬核“跨界抗疫”。这些都是我们大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好企业。
2月初,美的开始***口罩生产,紧急协调设备***购等事宜,并在2月5日正月十二锁定生产设备。目前生产的口罩主要是满足员工自用、一线售后安装队伍的需求,以及赠予会员和消费者,如有抗疫需要,将优先支援抗疫一线。
2月13日,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追加捐赠1亿元人民币抗疫,其中部分即用于建立口罩生产线保障口罩供应。其生产的口罩,将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支持抗疫一线,同时确保员工、合作伙伴、施工企业的口罩供应。
据了解,碧桂园生产口罩在设备***购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到了3月5日,碧桂园的口罩生产设备终于调试完成,原材料***购也基本到位,口罩生产线正式启动运作。
从决定投资口罩生产线到首批口罩下线,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碧桂园用了25天的努力,首批10000个“博方众济”牌医用一次性口罩生产成功,日产量可达40万个。
3月6日,碧桂园海南区域第一个收到了碧桂园自产的口罩。碧桂园自主生产的口罩将用于支援抗疫一线,同时确保员工、合作伙伴、施工企业的口罩供应。
在大部分企业仍都处于停工的状态,碧桂园博智林团队要在这25天找到合适的物资进行生产,他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是什么支撑他们进行下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建一条全自动折叠式防尘口罩生产线需要多少钱?
现在的口罩机生产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只有打片机,百***用半自动耳带机焊接,效率一般。设备价格估计在25W左右。
2、只有打片机,***用手度工耳带焊接,效率慢。设备价格估计在25~30W之间问左右。
3、只有打片机,***用全自动耳带机焊接效率较答快。设备价格估计在25~30W之间左右。
所需设备:
1、自动化设道备250万左右,zhidao这其中包括:全自动生产线两条,需要100万元左右;无菌化验室及设备30万元左右;无菌车间50万左右;整料,包装等其他配套设备20万左右,车间装修50万左右,基本就是这些。
2、半自动化设备20万左右,这其中包括:N95口罩机版半自设备一套,具体为分裁断机1台,1.5变频电机一台,超声波18KHZY一套,磨具两组,价格约14万;成型机2台,价格为3万左右;焊接机(耳带)2台,1.5万左右;鼻梁机2台,价格2万左右。
疫情过后各国都有了自己的口罩生产线了,国内企业怎么办?
谢邀。我国是14亿多的人口大国,消费量巨大,口罩又是消耗性物资,通过这次疫情,人民更加认识到佩戴囗罩的重要性,每个家庭也定会储存一部分备用口罩,所以说,口罩销量是不成问题的。另外,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冬春季流行***冒比较多,大人、小孩的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对空气传播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这就为我国口罩生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还有国际市场的需求。
其实今年疫情来的突然,口罩厂上的多都是赚快钱的,看疫情发展情况来看 五月份以前上设备的都会赚钱,上的越早,利润越高,所以疫情过后大部分厂会停工,尤其是疫情发生后开工的小型企业,因为利润太丰厚,拿kn95口罩举例,一台机器一天的纯利润在三十几万,机器投资在一百万到二百万之间,一个口罩纯利润五块钱左右,所以最后赚到钱的因为利润和销路问题多数会停工。
市场机制,疫情期间,防控***是主要任务。疫情过后对口罩需求量下降,价格也会相应下降,国外的高成本以及疫情之前各国不生产口罩的原因又会变成主要问题。所以,基本趋势是恢复到以前的模式,但不排除个别不差钱的国家为了把国民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财政补贴维持本国口罩厂商运营。
为啥以前他们不做?因为利润低。想想以前,普通外科口罩几毛一个,而且用的人还少。就算接下来各国会感觉因为生产业掣肘吃亏,而要发展生产,可几年十几年过去因为利润微薄估计又放弃了。资本资产至上,有利可图才是他们发展的中心。不像中国,生产密集利润大多高不到哪里去,而且如果是保障民生的国有企业,就算赔本也要给你运营下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个口罩生产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个口罩生产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