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intel生产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intel生产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什么是cpu流水线?cell有几级流水线?分别是那些?
- 英特尔为何还是14纳米?
- 8700K很强?Intel研发新超导芯片超8700K五千倍,AMD如何应对?
- 如何看待华为疑似自建IDM形式在国内自建“芯片生产线”?
什么是cpu流水线?cell有几级流水线?分别是那些?
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象工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CPU的运算速度。经典奔腾每条整数流水线都分为四级流水,即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写回结果,浮点流水又分为八级流水。Cell的PPE整数流水线深度为21级英特尔为何还是14纳米?
在进入14nm工艺以后,intel的工厂在先进工艺开发中屡屡受挫,并落后于台积电和三星的半导体生产工厂。因此14nm工艺一直到12代酷睿退出才转向10nm工艺。
英特尔公司的处理器还是停留在14纳米制程,是因为他们公司在走一条自己的路。14nm-10nm-5nm。这家公司认为自己优异的芯片设计能够在14nm的制程下满足产品性能需求,就没有必要把它塞进10nm里面了。这样14nm流片生产线可以继续创造价值,10nm流片生产线留给销量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
1. 英特尔仍然使用14纳米工艺。
2. 这是因为14纳米工艺是英特尔目前最先进的工艺之一,可以提供较高的性能和能效比。
英特尔在14纳米工艺上进行了多年的研发和优化,使其成为可靠和成熟的工艺。
3. 此外,升级到更小的工艺节点(如10纳米或7纳米)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挑战。
英特尔可能选择继续使用14纳米工艺,以保持稳定的生产和供应,并在其他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如架构设计和集成技术。
这样可以在保持一定性能水平的同时,降低风险和成本,并为未来的工艺升级做好准备。
初级原因,英特尔10nm调子起太高,步子太大,难度太高。你看这个问题下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答的。这个答案实际是错的。 实际上,英特尔14nm到10nm的幅度跟台积电10nm到7nm差不多。而且在英特尔14nm刚出的时候,英特尔在制程上还是领先业界3年的。英特尔的10nm倒是比台积电的7nm出来晚了两三年。 所以,英特尔现在制程的落后,基本归不到步子太大上,就是菜。
中级原因,半导体行业的变化,移动计算的兴起,高端制程的高投入和不确定性,导致英特尔双拳难敌四手。
8700K很强?Intel研发新超导芯片超8700K五千倍,AMD如何应对?
个人观点—
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商用大规模生产又要花费多少年???用石墨烯造芯片、电池…鼓吹了多少年真正投入市场,走进消费者生活的有几个产品?三星传造出石墨烯电池,分分钟充满电,但多久实现量产?安全性又如何?使用寿命呢?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都会有太多的技术难题。回归主题,AMD被Intel打压这么些年突然崛起,如今可以拿出与牙膏厂抗衡的芯片,断然不会轻易放弃赶超牙膏厂的大好时机,必然会拿出相对应的策略。
再者厂商放出点风声,一些媒体就会大肆宣传鼓吹,甚至扭曲事实。一些信息,挣的一时的噱头,博得读者的眼球。而文章的准确性,真实性却很低,水分很大。这类文章就容易蒙骗一些单纯的善良的读者,理性思考。
如何看待华为疑似自建IDM形式在国内自建“芯片生产线”?
台积电、三星方案成熟,转型IDM,非美生产线是一条不得已的路,肯定是一个极大挑战,建造晶圆厂资金投入巨大,华为在这些方面欠缺技术性和优秀人才累积,并且从资金投入到完成生产制造整个周期时间较长。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完全独立生产芯片,美国也不行,所以强制台积电建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intel生产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intel生产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