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坦克生产线美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坦克生产线美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印度为什不引进挑战者2坦克的生产线继续生产?
印度之所以不选择引入挑战者2坦克生产线,一方面是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是该坦克不适应印度。各国都有研制自己的复合装甲,而这技术都是机密。“乔巴姆装甲”是该坦克最大的亮点,这种复合装甲使得坦克的防护性能大大得到提升,也是英国最引以为傲的地方。而这种核心技术一直是个秘密,目前为止拥有这完整技术的国家也只有英国和美国。
M1系列在M1A1AH之前,***用的就是乔布姆复合装甲,而美国之所以拥有这种技术,完全是通过交换技术才获得。而在之后的贫铀装甲似乎也参考了其中的技术。这样说来,印度就算买了却没有这种核心技术,就相当于买了个废品回家。失去这种装甲的挑战者2平平无奇,高不成低不就,根本没有购买的价值。再加上英国对于线膛炮和碎甲弹的喜爱和执着,虽然这两者搭配用途广泛,准确度高,但是对于现代的反装甲方面已经落伍了,古怪的英国到现在才想到给挑战者换上滑膛炮。
而印度已经引进了了T90生产线,此外国内的坦克大多是俄系和法系装备,如果重新又引入一个新的技术,对于印度来说又要增加一个后勤部门,又是一大笔开销,而挑战者2又是重防护,与一般坦克相比更加笨重,沟壑对它来说如同死穴一样的存在,实在不太适合于印度复杂的地形,更何况T90已经十分优秀了。
别的不说,单说坦克炮目前世界上能独立设计制造的有几家?大部分能造炮管的都在欧美,亚洲能造的中国勉强算一个吧,日本,韩国都不行都买的现成货。单一个坦克炮三哥凭自己。。。三五十年不一定能搞出来,还别提炮弹。
印度此前曾装备过英国设计、印度生产的“胜利”式主战坦克,性能还说的过去,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充当了印度装甲部队的拳头,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但现在印度装甲部队几乎是清一色苏俄坦克,在T-72退役后,其主力将是T-90,至于国产的“阿琼”,不提也罢。
英国在前几年关停了自己的坦克生产线,现在英国陆军仅装备100多辆挑战者2,这种坦克的防护力学相当可以,在伊拉克,尽管其曾被路边***严重击伤,但有效的保护了乘员,不过,挑战者2跟此前的英国坦克一样,机动性一般,重量过大,那么120毫米线膛炮跟北约标准的120滑膛炮更是格格不入,几乎不存在***通用性,英国陆军一度打算为其换装德国RH120是55倍径滑膛炮,但因为缺钱等问题,不了了之,英军打算在未来淘汰掉全部主战坦克。
要说挑战者2和T-90孰优孰劣,这个还真不好说,单纯比较数据难分伯仲,两者从未直接对抗过,不过,T-90明显机动性更好,但在火控方面就要落后不少了。更主要的问题是,挑战者-2的造价更贵,同时,其生产难度要高过T-90坦克,对于印度陆军的装备习惯和阿瓦迪重型车辆厂的技术水平看,T-90更适合。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挑战者2的重量过大,对印度偏差的铁路和公路运输水平来说,要进行快速机动几乎不可能,如果仅仅依靠坦克自主行军,对机械系统的磨损会大大增加消耗,相比之下,还是T-90更对印度陆军的胃口。
挑战者2坦克并不适合印度,而且也不算先进,印度人完全没必要为了挑战者2,放弃掉自己建设多年的俄式坦克序列。
挑战者2坦克的核心是“乔巴姆装甲”,这种复合装甲奠定了挑战者2坦克最值得自豪的特性。虽然“挑战者2”坦克停产多年,但关于“乔巴姆装甲”的构型配方仍然是英国的秘密。
美国人在制造M1坦克时,通过交换技术获得了乔巴姆装甲,这样才得以生产包夹了“贫铀装甲”的坦克装甲。目前世界上只有英美两家拥有完整的“乔巴姆装甲”技术。
德国***生产豹2坦克时也曾经渴望通过欧盟一体化的军事交流获得乔巴姆装甲,但英国人哼哼唧唧了半天,只出售给德国人“出口版”的乔巴姆装甲,导致豹2实际上只是个外表吓人的甜薄脆,远不如挑战者2那样厚实。
既然拥有这种核心技术,那么印度人自然买去生产线也没什么用。失去了乔巴姆装甲的挑战者2坦克毫无亮点,那门120mm线膛炮完全脱离于这个时代,远不如T90坦克上的滑膛炮威力大。机动力更是不用多说,要不是知道“阿琼”的亲爹是T72,还以为它是“挑战者”报出来的崽儿;爬上山坡就趴窝的二货属性简直如出一辙。
印度的环境其实非常不适应“挑战者2”这样的重型坦克施展,多山、阶梯状的地质环境对“挑战者2”这样的坦克无疑是灾难,相反经历了阿富汗战争洗礼的苏系坦克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适应能力。
阿琼都搞不定,挑战者2难度就太大了,天才小学生也可以直接做高中的题,但三哥不是。造坦克和造其他大宗工业品很像,第一步基本就是来料组装。类似于各位到宜家买家具,打眼都给你打好,螺丝螺母配齐,拿回去一组装就完事,但你总不会说自己有了家具厂,建国后我们小批量组装过T-34,最初就是这么玩。来料组装还有一个意义是大修这些你基本就可以自己搞了。下一步就是在总装大修厂基础上搞部件生产,通常来说,通常来讲,火炮、指控、动力、传统核心这几个都很难突破,开始能配上一些零碎就不错,到铸造炮塔就是相当大的成就了。我国如今有几个生产装甲车辆的企业都是从大修厂干起,例如孕育63装甲输送车家族的那家。
三哥如今的状态,比总装厂强的有限,指控法国造,自己的火炮、装甲都不过关,动力包是德国人的。用着水平搞挑战者2完全不现实。别以为引入技术那么容易,几年前阿布扎比防务展沙特等特别自豪地展示引进技术生产的M1坦克部件,这对于一般国家而言已经是巨大成就(当然技工都不是沙特人),而且足以降低相关进口型号的使用成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坦克生产线美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坦克生产线美国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